围产期心肌病患者的生存时间差异较大,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长期存活,预后主要与心功能恢复情况、治疗时机、并发症控制及生活方式调整有关。
1. 心功能分级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Ⅰ-Ⅱ级患者5年生存率较高,Ⅲ-Ⅳ级需密切监测。治疗以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为主,如美托洛尔、卡托普利等。
2. 治疗时机发病6个月内及时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早期使用溴隐亭抑制泌乳素分泌,联合抗心衰药物如呋塞米、螺内酯等。
3. 并发症管理血栓栓塞是主要死亡原因,需预防性抗凝。合并心律失常者需用胺碘酮等控制,严重病例需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
4. 妊娠管理再次妊娠可能加重病情,建议严格避孕。已孕者需多学科团队监护,禁用致畸药物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患者应保持低盐饮食,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避免劳累。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和BNP指标,哺乳期用药需遵医嘱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