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疼痛不建议忍耐,可能提示病情加重或并发症风险。阑尾炎疼痛程度与病情严重性相关,主要风险包括穿孔、腹膜炎、脓肿形成、败血症及肠梗阻。
1、穿孔风险:
阑尾壁持续受压可能导致穿孔,疼痛突然减轻后出现全腹剧痛是典型信号。穿孔后肠道内容物泄漏至腹腔,需紧急手术清除感染灶并修补穿孔,延误治疗可能引发感染性休克。
2、腹膜炎征象:
炎症扩散至腹膜会出现板状腹、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患者常伴有高热、脉搏加快等全身中毒症状,此时需静脉抗生素联合急诊手术,保守治疗无效。
3、脓肿形成:
局部包裹性感染可形成右下腹肿块,超声检查可见液性暗区。较小脓肿可经皮引流配合抗生素,直径超过3厘米或多发脓肿需手术引流。
4、败血症预警:
细菌入血会引起寒战、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全身炎症反应。血培养阳性确诊后需广谱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进行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支持。
5、肠梗阻可能:
炎性粘连可能导致肠管狭窄或扭转,表现为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腹部立位片见气液平面可确诊,完全性梗阻需手术松解粘连。
发病初期可尝试流质饮食并卧床休息,但出现持续右下腹痛、发热超过38.5℃或呕吐应立即就医。术后恢复期需循序渐进增加膳食纤维,从米汤过渡到烂面条等低渣饮食,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切口裂开,两周内禁止提重物。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腹部超声监测炎症指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