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通过针灸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但难以完全治愈。针灸主要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和颈型颈椎病,对脊髓型颈椎病效果有限。治疗效果与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针灸方案等因素有关。
颈椎病是颈椎退行性病变引起的临床综合征,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神经压迫。对于早期颈肩疼痛、手臂麻木等症状,针灸能显著减轻不适感。部分患者经规范治疗后甚至可达到长期无症状的状态。但颈椎的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结构性改变无法通过针灸逆转。
脊髓型颈椎病由于存在脊髓受压风险,单纯针灸可能延误病情。若出现下肢无力、行走不稳等症状,需优先考虑手术减压。合并严重骨质疏松、凝血功能障碍或局部皮肤感染的患者也不宜针灸。治疗期间应避免颈部过度活动,睡眠时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
颈椎病患者除针灸外,还需结合牵引、理疗等综合治疗。日常应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适度进行颈部肌肉锻炼。寒冷季节注意颈部保暖,饮食中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新发神经功能障碍,须及时复查影像学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