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穿刺通常在怀疑严重肾脏疾病或无法通过其他检查明确诊断时进行。治疗上,肾穿刺有助于明确病因,指导后续治疗,如药物治疗、免疫抑制治疗或透析。原因包括肾病综合征、急性肾损伤、慢性肾病进展迅速或不明原因的蛋白尿、血尿等。
1、肾病综合征:当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时,肾穿刺可帮助确定病理类型,如微小病变、膜性肾病或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从而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利尿剂。
2、急性肾损伤:若肾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且病因不明,肾穿刺可帮助鉴别是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间质性肾炎还是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指导治疗,如停用肾毒性药物、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进行血液透析。
3、慢性肾病进展迅速:当慢性肾病患者肾功能恶化速度超出预期,肾穿刺可明确是否存在活动性病变,如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或高血压肾病,从而调整治疗方案,如控制血压、血糖或使用肾保护药物。
4、不明原因的蛋白尿或血尿:当患者持续出现蛋白尿或血尿,且其他检查无法明确病因时,肾穿刺可帮助诊断是否存在IgA肾病、薄基底膜肾病或Alport综合征,指导治疗,如使用ACEI/ARB类药物或进行免疫调节治疗。
肾穿刺是一种有创检查,需在医生评估风险与收益后决定是否进行。通过肾穿刺明确诊断后,可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