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做完病理后又让做免疫组化是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通过病理检查无法完全确认时,免疫组化可以帮助识别细胞类型、来源及分子特征,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病理检查通常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变化,但某些疾病在形态上难以区分,免疫组化则利用特异性抗体标记特定蛋白质,提供更详细的细胞信息。
1、病理检查的局限性。病理检查主要依赖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的形态学特征,但某些疾病如癌症,不同亚型的细胞形态可能非常相似,仅凭形态学难以准确区分。例如,乳腺癌和肺癌的某些亚型在显微镜下可能呈现相似的组织结构,无法单靠病理检查确定具体类型。免疫组化通过检测特定蛋白质的表达,可以更准确地识别细胞来源和性质。
2、免疫组化的作用。免疫组化利用抗体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原理,标记细胞中的特定蛋白质,帮助确定细胞类型、分化程度及分子特征。例如,在乳腺癌中,免疫组化可以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HER2的表达情况,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免疫组化还可用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判断肿瘤的分化程度及预后。
3、免疫组化的应用场景。免疫组化常用于癌症的诊断和分型,特别是当病理检查结果不明确或需要进一步细分疾病类型时。例如,淋巴瘤的诊断中,免疫组化可以帮助区分B细胞淋巴瘤和T细胞淋巴瘤;在软组织肿瘤中,免疫组化可以确定肿瘤的起源组织。免疫组化还可用于检测肿瘤的分子标志物,指导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4、免疫组化的优势。与病理检查相比,免疫组化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够提供更详细的细胞信息。例如,在肺癌中,免疫组化可以检测ALK、EGFR等基因突变,为靶向治疗提供依据。免疫组化还可以帮助判断肿瘤的侵袭性和转移风险,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支持。
5、免疫组化的局限性。尽管免疫组化在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抗体的质量、组织处理的技术等。免疫组化的结果需要结合病理检查和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判断。免疫组化的费用较高,且需要较长的检测时间,可能影响诊断的及时性。
做完病理后又让做免疫组化是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特别是在复杂或疑难病例中,免疫组化可以提供更详细的细胞信息,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同时,医生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检测方法,避免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