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可通过监测血糖与酮体、调整补液方案、规范胰岛素使用、预防感染、心理支持等方式护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通常由胰岛素缺乏、感染、应激反应、饮食失控、药物使用不当等原因引起。
1、监测血糖与酮体每日需多次监测指尖血糖,血糖控制目标为8-10mmol/L,避免过高或过低。使用尿酮试纸或血酮仪检测酮体水平,若血酮超过3mmol/L或尿酮持续阳性需及时就医。监测时需记录时间与数值变化,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深快等症状时需立即复测。
2、调整补液方案初期以静脉补充0.9%氯化钠注射液为主,24小时补液量按体重6-10%计算。待血糖降至13.9mmol/L后改用5%葡萄糖注射液配合胰岛素输注。口服补液可选择淡盐水或专用电解质溶液,每小时饮用200-300ml。补液过程中需观察皮肤弹性、尿量及心肺功能,防止心力衰竭。
3、规范胰岛素使用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法,每小时0.1U/kg体重,使用胰岛素注射液配制成1U/ml浓度。血糖下降速度控制在3.9-6.1mmol/L/h,避免骤降引发脑水肿。酮体转阴后过渡至皮下注射,可选择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或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根据血糖谱调整基础与餐时剂量。
4、预防感染每日进行会阴及皮肤清洁,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静脉穿刺部位每日消毒更换敷料,观察有无红肿热痛。出现发热、咳嗽、尿频尿痛等感染征兆时,及时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或左氧氟沙星片等抗感染药物。保持病房通风,限制探视人员数量。
5、心理支持急性期后需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指导正确使用胰岛素笔和血糖仪。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鼓励参加病友互助小组。家属应学习低血糖识别与处理,家中备好葡萄糖粉剂。定期随访评估患者治疗依从性,建立长期随访档案。
护理期间需严格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每日主食量控制在200-250g,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荞麦等。蛋白质摄入按1g/kg体重计算,优先选择鱼虾、鸡胸肉等优质蛋白。烹饪使用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禁用动物油脂。病情稳定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出院后每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