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通常可以恢复,但恢复程度与骨折类型、损伤严重程度及治疗方式密切相关。
稳定性骨盆骨折经过规范治疗多数可完全恢复。这类骨折通常由低能量损伤如跌倒引起,骨折端无明显移位,骨盆环结构保持完整。治疗以卧床休息为主,配合骨盆带固定,疼痛缓解后逐步进行康复训练。恢复期需避免负重活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短暂性行走困难或局部酸痛,随着肌肉力量恢复症状会逐渐改善。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恢复相对复杂,可能遗留功能障碍。高能量创伤如车祸常导致此类骨折,伴随骨盆环断裂和内脏损伤。紧急处理需优先稳定生命体征,后续可能需外固定支架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存在骨盆畸形愈合、慢性疼痛等风险,严重者可能出现下肢不等长或步态异常。康复需结合物理治疗和长期功能锻炼,部分患者需辅助行走器具。
骨盆骨折后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早期以肌肉等长收缩为主,后期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负重练习。饮食需保证充足钙质和蛋白质摄入,如牛奶、鱼肉及豆制品,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恢复期间出现异常疼痛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复诊,避免过早负重影响愈合。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中老年患者需预防骨质疏松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