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叮咬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瘙痒、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伴随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反应。
蜱虫叮咬初期通常表现为叮咬处皮肤出现红色丘疹或硬结,伴有轻微瘙痒或刺痛感。部分人群可能对蜱虫唾液中的蛋白质产生过敏反应,导致局部明显红肿或水疱形成。随着时间推移,若蜱虫携带病原体,可能引发莱姆病、森林脑炎等传染病,表现为叮咬后数日至数周出现游走性红斑、持续高热、关节疼痛等症状。未及时处理的叮咬伤口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形成脓疱或蜂窝织炎。
被蜱虫叮咬后应立即用尖头镊子贴近皮肤夹住虫体根部垂直拔出,避免挤压虫体导致唾液反流。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并观察2-4周,出现皮疹扩散或发热症状需及时至感染科就诊。日常进入草丛时应穿浅色长袖衣裤,喷洒含避蚊胺的驱虫剂,回家后仔细检查皮肤皱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