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不好的人群夏季需特别注意防暑降温、调整作息及合理用药。主要有避免高温时段外出、保证水分摄入、调整运动强度、规律监测血压心率、随身携带急救药物等措施。
一、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夏季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紫外线最强且气温最高,此时外出易诱发心绞痛或心律失常。建议选择清晨或傍晚外出,外出时佩戴遮阳帽并穿着浅色透气衣物。若必须高温时段活动,应缩短时间并在阴凉处间歇休息。
二、保证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毫升左右,可少量多次饮用常温白开水或淡盐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心脏负荷,同时限制冰镇饮料摄入以防血管痉挛。观察尿液颜色若呈深黄色需及时补水。
三、调整运动强度将剧烈运动改为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每次不超过30分钟。运动时心率宜控制在220-年龄×60%以下,出现胸闷气促应立即停止。建议选择配备空调的室内场馆进行锻炼。
四、规律监测血压心率每日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心率并记录,血压波动超过20mmHg或静息心率持续超过100次/分应及时就医。服用利尿剂者需监测电解质,出现乏力、心悸等低钾症状需调整用药。
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硝酸甘油片应避光保存并定期更换,舌下含服时需采取坐位。阿司匹林肠溶片可用于突发胸痛时咀嚼服用,但需确认无禁忌症。建议制作写有病史、用药信息的急救卡随身携带。
夏季饮食宜清淡,多食冬瓜、苦瓜等清热利湿食材,控制每日盐分摄入不超过5克。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28度,避免冷风直吹。午间可安排30分钟左右的午休,睡眠时保持头部略高位。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根据医生建议调整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剂量。出现持续性胸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加重等情况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