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并非由病菌感染引起,而是一种与免疫系统异常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遗传因素、免疫调节紊乱、环境诱因、代谢异常、神经精神因素等。典型表现为红斑上覆盖银白色鳞屑,好发于头皮、肘膝伸侧及腰骶部。
1、遗传因素约30%患者有家族史,目前已发现HLA-Cw6等数十个易感基因位点。这些基因可能影响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周期和炎症信号通路。有家族遗传倾向者需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如精神压力、皮肤创伤等。日常应保持皮肤保湿,使用含尿素或水杨酸的温和护肤品。
2、免疫调节紊乱Th17细胞过度活化导致IL-17、IL-23等促炎因子大量释放,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这种免疫失衡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生物制剂如司库奇尤单抗可特异性阻断IL-17A,阿达木单抗能抑制TNF-α,均为临床常用靶向治疗药物。
3、环境诱因寒冷干燥气候、吸烟、酗酒、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均可诱发或加重病情。其中链球菌感染可能通过分子模拟机制激活交叉免疫反应。患者应注意保暖保湿,戒烟限酒,及时治疗咽炎等感染灶。适度日光浴有助于缓解症状,但需避免晒伤。
4、代谢异常约50%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肥胖者脂肪组织分泌的瘦素等脂肪因子可能促进炎症。维生素D缺乏会加重角质形成细胞分化障碍。建议控制体重,适量补充维生素D。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优先控制基础疾病。
5、神经精神因素长期焦虑抑郁可通过神经肽P物质等介质加重炎症,形成心理-皮肤恶性循环。压力管理包括正念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严重者可短期使用帕罗西汀等抗焦虑药物,但需警惕与甲氨蝶呤的相互作用。
银屑病患者宜选择宽松棉质衣物,洗澡水温不超过38℃,避免搔抓皮损。饮食可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亚麻籽,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每周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改善代谢和情绪。冬季可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随身携带保湿霜随时涂抹。定期皮肤科随访评估病情变化,切忌自行长期使用强效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