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颈椎病可能增加中风的风险,尤其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因颈椎病变压迫椎动脉,影响脑部供血。治疗需结合颈椎病类型,采取药物、物理治疗或手术干预,同时改善生活习惯,预防中风发生。
1、颈椎病与中风的关系主要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相关。颈椎病变如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可能压迫椎动脉,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增加缺血性中风的风险。椎动脉是供应大脑后部血液的重要血管,长期受压可能引发脑部缺血,严重时导致中风。
2、药物治疗是缓解颈椎病症状的重要手段。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可减轻炎症和疼痛;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替扎尼定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2可促进神经修复,改善症状。
3、物理治疗在颈椎病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颈椎牵引可减轻椎间盘压力,改善椎间隙;热敷、电疗等物理疗法可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颈椎按摩和手法治疗可调整颈椎位置,缓解神经压迫。
4、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颈椎病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可切除压迫神经的骨赘或椎间盘;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术可扩大椎管空间,减轻神经压迫;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可保留颈椎活动度,减少相邻节段退变。
5、改善生活习惯是预防颈椎病和中风的关键。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定期进行颈部锻炼,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控制体重,减少颈椎负担;戒烟限酒,降低血管病变风险。
6、饮食调理有助于改善颈椎病症状和预防中风。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增强骨骼健康;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促进胶原蛋白合成;适量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改善血管健康。
颈椎病与中风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尤其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可能增加中风风险。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干预以及改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可以有效管理颈椎病,降低中风发生的可能性。定期体检和及时就医是预防和控制颈椎病及中风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