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巴肿大可能由淋巴结炎、腮腺炎、过敏反应、颌下腺导管结石、皮脂腺囊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手术取石、局部引流等方式缓解。
1、淋巴结炎下颌区淋巴结受口腔或面部感染波及可出现肿大,多伴随压痛和局部皮温升高。常见诱因包括龋齿、咽喉炎等邻近器官炎症。治疗需针对原发感染灶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抗生素,配合局部热敷促进炎症消退。若形成脓肿需切开引流。
2、腮腺炎病毒性或细菌性腮腺炎均可导致双侧下巴区域肿胀,流行性腮腺炎多见于儿童,表现为耳垂为中心的肿痛。细菌性感染需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病毒性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患病期间应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唾液分泌。
3、过敏反应食物或药物过敏可能引发血管神经性水肿,表现为突发无痛性软组织肿胀,可累及下巴及口唇。需立即停用致敏物质,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严重时需肾上腺素抢救。反复发作者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
4、颌下腺导管结石唾液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进食时颌下区胀痛肿大,触诊可能及硬结。超声检查可明确结石位置,较小结石可通过促唾液分泌排出,较大结石需行涎腺镜取石术。日常需多饮水保持唾液分泌通畅。
5、皮脂腺囊肿下巴皮肤皮脂腺堵塞形成囊肿,表现为缓慢增大的圆形包块,继发感染时出现红肿热痛。未感染时可观察,感染期需口服多西环素抗炎,成熟脓肿需切开引流。反复发作的囊肿建议手术完整切除囊壁。
出现下巴肿大需观察是否伴随发热、疼痛加重等症状,避免自行挤压肿胀部位。饮食宜清淡,减少坚硬食物摄入。保持口腔卫生,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肿胀持续超过一周或快速增大时,应及时到口腔颌面外科或耳鼻喉科就诊,通过血常规、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夜间睡眠可适当垫高枕头减轻局部充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