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肾小球肾炎通常由链球菌感染引起,尤其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这种细菌感染可能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肾脏炎症。治疗包括抗生素控制感染、免疫抑制剂减轻炎症以及支持性治疗保护肾功能。
1、链球菌感染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是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细菌感染源。这种细菌通常通过呼吸道或皮肤感染进入人体,引发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肾小球受损。感染后1-3周内可能出现肾炎症状,如血尿、蛋白尿和水肿。
2、免疫反应机制
链球菌感染后,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对抗细菌,但这些抗体可能错误地攻击肾小球基底膜,导致炎症和损伤。这种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中,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影响肾脏的过滤功能。
3、治疗方法
- 抗生素治疗:青霉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或头孢类抗生素常用于清除链球菌感染,防止病情恶化。
- 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或环磷酰胺,用于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减轻肾脏炎症。
- 支持性治疗:限制盐分摄入、控制血压(如使用ACEI类药物)以及适当补充蛋白质,帮助保护肾功能。
4、预防与护理
- 及时治疗链球菌感染,如扁桃体炎或皮肤感染,避免发展为肾炎。
- 定期监测尿液和肾功能指标,早期发现异常。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增强免疫力。
肾小球肾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通过控制感染、调节免疫反应和采取支持性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保护肾脏功能。如果出现血尿、水肿或高血压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