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判断是否为流感,需结合症状、流行病学史及实验室检测。流感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全身酸痛、乏力、头痛、咳嗽、咽痛等,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症状更重且起病更急。若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在流感高发季节或接触过流感患者,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流感病毒检测,如咽拭子或鼻拭子检测,以明确诊断。
1、症状观察:流感患者通常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寒战。全身症状明显,如肌肉酸痛、关节痛、乏力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咽痛、鼻塞等也可能出现。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症状更为严重,且持续时间更长,通常为1-2周。
2、流行病学史:流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发期通常在冬季和春季。若在流感高发季节出现上述症状,或近期接触过流感患者,感染流感的风险较高。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人群密集场所如学校、办公室、公共交通等,均为流感传播的高危环境。
3、实验室检测:确诊流感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实验室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快速抗原检测、核酸检测和病毒培养。快速抗原检测可在15-30分钟内出结果,但灵敏度较低;核酸检测如PCR检测灵敏度高,是确诊流感的金标准;病毒培养则用于科研和流行病学调查。
4、鉴别诊断:流感需与其他呼吸道感染如普通感冒、新冠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相鉴别。普通感冒症状较轻,通常不伴有高热;新冠病毒感染可能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需通过核酸检测确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多见于婴幼儿,表现为喘息、呼吸困难等。
5、治疗与预防:确诊流感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早期使用可有效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同时,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预防流感的关键是接种流感疫苗,建议每年接种一次,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
流感是一种具有较强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若怀疑感染流感,应尽早就医进行确诊,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以降低并发症风险并控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