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严重时可能引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心肌缺血主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血栓形成等因素有关,典型表现为胸痛、气短、心悸等症状。
1、心肌梗死持续严重的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形成心肌梗死。梗死面积较大时可出现剧烈胸痛、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等表现,需立即进行再灌注治疗。心肌梗死后可能遗留室壁瘤、心脏破裂等结构性改变。
2、心力衰竭长期心肌缺血会引起心肌收缩功能减退,逐渐发展为心力衰竭。患者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心脏超声可显示射血分数降低,需长期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控制。
3、恶性心律失常缺血心肌电活动不稳定易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致命性心律失常。这类心律失常可导致猝死,需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进行预防。动态心电图监测能发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伴发的心律失常。
4、心源性休克大面积心肌缺血时心脏泵血功能急剧恶化,可能出现心源性休克。表现为四肢湿冷、尿量减少、精神淡漠等循环衰竭征象,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或体外膜肺氧合等生命支持治疗。
5、猝死风险严重心肌缺血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概率显著增高,尤其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等高危因素时。猝死多由室颤引起,早期心肺复苏和除颤是抢救关键,高危人群需定期评估ICD植入指征。
心肌缺血患者应严格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适量进食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运动建议采用步行、太极拳等有氧训练,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绞痛。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