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小儿肠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由感染、饮食不当、过敏等因素引起。其病因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饮食不当、过敏反应等。治疗需根据病因采取抗感染、调整饮食、抗过敏等措施。
1、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是小儿肠炎的常见病原体。病毒感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儿童因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感染。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发热等。治疗以补液为主,预防脱水,必要时使用抗病毒药物。
2、细菌感染
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也是小儿肠炎的常见原因。细菌感染多由食用不洁食物或水源引起。症状包括腹痛、血便、高热等。治疗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等,同时注意补液和电解质平衡。
3、寄生虫感染
蛔虫、贾第虫等寄生虫感染可能导致小儿肠炎。寄生虫感染多与卫生条件差有关。症状包括慢性腹泻、营养不良等。治疗需使用驱虫药物,如阿苯达唑、甲硝唑等,同时改善卫生习惯。
4、饮食不当
儿童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饮食不当如过量食用生冷、油腻食物,或进食过快,可能引发肠炎。症状包括腹胀、腹泻等。治疗需调整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增加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等。
5、过敏反应
部分儿童对某些食物如牛奶、鸡蛋等过敏,可能引发过敏性肠炎。症状包括腹泻、皮疹等。治疗需避免过敏原,必要时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并调整饮食结构。
小儿肠炎的病因复杂多样,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家长应注意儿童的饮食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及时就医,确保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