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咳嗽可能由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肺炎、支气管炎、胃肠型感冒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治疗、雾化吸入、补液治疗、抗过敏治疗等方式缓解。
1、呼吸道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上呼吸道时,会出现咽喉红肿、咳嗽伴发热症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进行物理降温。若持续高热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烧药,配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缓解咳嗽。
2、过敏反应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可能导致过敏性咳嗽伴低热。需立即远离过敏环境,清洗鼻腔和皮肤。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糖浆或孟鲁司特钠颗粒,严重时需使用雾化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3、肺炎肺部感染时会出现持续高热、咳嗽伴气促,听诊可闻及湿啰音。需及时进行血常规和胸片检查,轻症可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重症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配合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化痰。
4、支气管炎支气管黏膜炎症表现为阵发性咳嗽、中低度发热。保持环境湿度在50%左右,适当拍背促进排痰。可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配合服用氨溴特罗口服溶液,细菌感染时加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5、胃肠型感冒肠道病毒感染除发热咳嗽外,多伴有呕吐腹泻症状。需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饮食选择米汤、软面条等易消化食物。可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配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退热。
家长需每日监测体温4次,记录咳嗽频率和痰液性状。保持每日饮水量在800-1000毫升,卧室温度维持在24-26摄氏度。选择棉质透气衣物,发热期禁止包裹过厚。咳嗽剧烈时可抬高床头30度,进食后保持直立位半小时。若出现呼吸频率超过40次/分、嘴唇发绀、精神萎靡或高热不退超过72小时,须立即急诊就医。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以清淡流质为主,逐步增加瘦肉粥、蒸蛋等优质蛋白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