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狭窄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通常与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
1、控制血脂: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诱因之一,日常需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建议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蔬菜等,同时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帮助降低血脂水平。
2、改善颈椎问题:颈椎病可能压迫椎动脉,导致狭窄。日常需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睡姿,避免长时间低头。可进行颈椎牵引、按摩等物理治疗,缓解颈椎压力,必要时可佩戴颈托固定。
3、药物治疗:针对动脉粥样硬化,可使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片、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片等调节血脂,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片预防血栓形成。对于头晕症状,可使用改善脑循环的药物如尼莫地平片30mg/片。
4、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狭窄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包括椎动脉支架植入术和椎动脉内膜剥脱术,前者通过植入支架扩张狭窄部位,后者通过切除增厚的内膜恢复血流。
5、定期复查:椎动脉狭窄患者需定期进行颈部血管超声、CT血管造影等检查,监测狭窄程度变化。同时,密切观察头晕、头痛等症状是否加重,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蔬果。运动方面,可选择太极拳、瑜伽等舒缓运动,避免剧烈活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