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补充维生素、定期胃镜复查等方式干预。萎缩性胃炎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胆汁反流、自身免疫因素、不良饮食习惯、药物刺激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选择易消化、低刺激性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辛辣、腌制、油炸食品。少量多餐减轻胃部负担,进食时细嚼慢咽。可适量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鱼肉、鸡肉,以及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忌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2、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抑制胃酸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瑞巴派特片。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采用四联疗法。合并贫血时可补充叶酸片或维生素B12片,避免自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3、根除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致病因素,可通过碳13/14呼气试验确诊。标准治疗方案包含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和铋剂,疗程通常为10-14天。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完成疗程后复查确认根除效果,避免耐药性产生。
4、补充维生素萎缩性胃炎可能导致内因子缺乏,影响维生素B12吸收。长期患者需监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必要时肌注补充。同时注意摄入富含叶酸的绿叶蔬菜、动物肝脏,以及含铁丰富的红肉、猪血等,预防恶性贫血发生。
5、定期胃镜复查建议每1-2年进行胃镜及病理检查,监测胃黏膜萎缩程度和肠化生情况。若出现中重度异型增生需缩短复查间隔,必要时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日常注意观察大便颜色、腹痛规律变化,出现呕血、黑便、消瘦等症状立即就医。
萎缩性胃炎患者需建立规律作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冬季注意胃部保暖,可适当用热水袋热敷上腹部。日常记录饮食与症状关系,限制高盐食品摄入。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餐后立即运动。合并焦虑抑郁情绪时可寻求心理疏导,家属应给予充分支持与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