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4个月通常可以进行流产,但需根据孕妇身体状况及胎儿发育情况由专业医生评估决定。孕中期流产风险较高,可能涉及引产手术或药物辅助方式,需在正规医疗机构操作。
怀孕16周后胎儿已基本成形,此时终止妊娠属于中期引产范畴。常用方法包括羊膜腔内注射药物诱发宫缩,或口服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手术过程需严密监测孕妇生命体征,可能出现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引产前需完善超声检查排除胎盘异常,评估宫颈条件,必要时使用前列腺素类药物软化宫颈。术后需观察子宫复旧情况及出血量,预防感染。
存在严重妊娠合并症如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等紧急情况时,医学指征明确的引产可保障母体安全。但若仅因非医学原因选择引产,需考虑伦理及法律规范,部分地区对此有严格限制。高龄孕妇或合并子宫瘢痕者,引产过程中子宫破裂风险增加,需制定个体化方案。
流产后应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保持会阴清洁。饮食上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含铁食物,促进血红蛋白恢复。两周内禁止盆浴及性生活,按时复查超声确认宫腔无残留。出现发热、腹痛加剧或异常阴道流血需及时就诊。心理疏导同样重要,伴侣应给予情绪支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