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大便检查是筛查肠癌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粪便隐血试验、粪便DNA检测等方法可以发现早期肠癌的迹象。肠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通过大便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异常,为早期治疗争取时间。肠癌的发生与遗传、饮食习惯、肠道炎症等多种因素有关,早期筛查和预防至关重要。
1、粪便隐血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筛查方法,通过检测大便中是否存在肉眼不可见的血液来判断肠道是否存在异常。隐血试验阳性可能提示肠道出血,需进一步进行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粪便隐血试验,尤其是家族中有肠癌病史的人群。
2、粪便DNA检测是一种新兴的筛查技术,通过检测大便中脱落的肠道细胞DNA,可以发现与肠癌相关的基因突变。这种方法比隐血试验更为敏感,能够更早地发现肠癌的迹象。粪便DNA检测适用于高风险人群,如家族中有肠癌病史或长期患有炎症性肠病的人群。
3、肠镜检查是确诊肠癌的金标准,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情况,可以发现早期肠癌和癌前病变。肠镜检查不仅可以诊断,还可以在发现病变时进行活检或切除,达到治疗的目的。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10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高风险人群应缩短检查间隔。
4、饮食调整是预防肠癌的重要措施,高纤维饮食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致癌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建议多食用全谷物、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保持适量的运动也有助于降低肠癌风险,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5、肠道炎症是肠癌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以早期发现癌变。控制炎症、规范治疗是预防肠癌的关键,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如使用5-氨基水杨酸、免疫抑制剂等。
大便检查是筛查肠癌的重要手段,通过粪便隐血试验、粪便DNA检测等方法可以早期发现肠癌的迹象。肠癌的发生与遗传、饮食习惯、肠道炎症等多种因素有关,早期筛查和预防至关重要。建议5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大便检查和肠镜检查,高风险人群应缩短检查间隔。通过饮食调整、适量运动和控制肠道炎症,可以有效降低肠癌风险,保持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