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选择中药或西药降压需根据病情特点、药物耐受性及个体差异综合判断。西药降压起效快、循证证据明确,中药适合轻症或辅助调理。
西药降压作用机制明确,临床常用钙通道阻滞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片等,能快速控制血压并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中药降压侧重整体调节,如松龄血脉康胶囊可改善头晕头痛,杜仲平压片有助于调节血脂,但起效较慢且缺乏大规模临床数据支持。
西药可能出现干咳、水肿等副作用,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中药成分复杂,存在药物相互作用风险,长期服用可能影响电解质平衡。部分中药降压效果不稳定,重度高血压患者单用可能延误病情。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低盐饮食并保持规律运动。用药方案需经心血管专科医生评估,避免自行更换药物或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