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手术指征主要包括肌瘤体积过大引起压迫症状、异常子宫出血导致贫血、肌瘤快速增长疑似恶变、不孕或反复流产与肌瘤相关、绝经后肌瘤继续增大等情况。
1、压迫症状当子宫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或位于特殊位置时,可能压迫膀胱导致尿频尿急,压迫直肠引发便秘,压迫输尿管造成肾积水。这类患者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考虑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术前需通过超声或核磁共振明确肌瘤与周围器官的解剖关系。
2、异常出血黏膜下肌瘤或肌壁间肌瘤向宫腔突出时,常引起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甚至贫血。血红蛋白持续低于80g/L或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时,建议行宫腔镜下肌瘤电切术。对于无生育需求者,可考虑子宫内膜切除术联合肌瘤处理。
3、疑似恶变绝经前女性肌瘤年增长速度超过2厘米,或绝经后肌瘤未缩小反而增大,需警惕平滑肌肉瘤可能。影像学检查显示肌瘤边界不清、血供异常时,应尽早行手术探查。术中需送快速病理检查,根据结果决定手术范围。
4、生育障碍肌瘤导致宫腔变形、输卵管开口阻塞或子宫内膜血供不足时,可能引起不孕或孕早期流产。对于有生育需求者,建议行腹腔镜或开腹肌瘤剔除术,术中注意保护子宫内膜。术后需避孕6-12个月待子宫创面愈合。
5、绝经后增大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肌瘤通常逐渐萎缩。若复查发现肌瘤体积增大,需排除激素替代治疗影响或恶性病变。这类患者建议行全子宫切除术,避免后续恶变风险。手术可经阴道、腹腔镜或开腹途径完成。
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应注意保持会阴清洁,避免重体力劳动和盆浴1个月。饮食上多补充优质蛋白和含铁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菠菜等,促进血红蛋白恢复。术后3个月需复查超声评估手术效果,有生育需求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备孕。日常避免摄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控制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