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儿童腹泻水样便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使用益生菌、口服补液盐、就医治疗等方式处理。儿童腹泻通常由饮食不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食物过敏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腹泻期间需暂停食用乳制品和高糖食物,改为少量多餐进食米汤、米粥、面条等低渣饮食。苹果泥和香蕉含有果胶,有助于吸附肠道水分。避免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待排便次数减少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2、补充水分每排便一次需额外补充100-150毫升温水或淡盐水,可少量多次饮用。观察排尿量和尿色,若4小时无排尿或尿色深黄提示脱水。可自制补液水500毫升温水+1.75克食盐+10克白糖,但市售口服补液盐更符合电解质配比。
3、使用益生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这类药物需用温水冲服,避免与抗生素同服。治疗期间建议持续使用5-7天,对病毒性腹泻的病程缩短效果较明显。
4、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Ⅲ能预防和纠正轻中度脱水,每袋需严格按说明书用量兑水。出现频繁呕吐时可每5分钟喂1-2勺,持续呕吐超过4小时或出现嗜睡需立即就医。补液期间仍需保证正常饮水,避免高渗溶液加重腹泻。
5、就医治疗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眼窝凹陷等严重脱水表现,需及时儿科就诊。细菌性腹泻可能需头孢克肟颗粒、蒙脱石散等药物治疗,寄生虫感染需阿苯达唑片驱虫。医生会根据粪便常规、轮状病毒检测等结果制定方案。
家长需每日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和尿量,便后及时清洁会阴部预防尿路感染。恢复期可适量补充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但须避免过度限制饮食导致营养不良。注意餐具消毒和手卫生,腹泻期间建议居家隔离。若症状超过3天无改善或体重下降超过5%,需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