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近视可能引发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劈裂、视神经萎缩等眼底病变。
1、视网膜脱离:
病理性近视患者眼轴异常增长,导致视网膜变薄萎缩,周边部易出现裂孔或变性区。玻璃体液化牵拉可能诱发视网膜脱离,表现为突发闪光感、视野缺损或幕样遮挡。需通过眼底检查确诊,严重时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
2、黄斑病变:
高度近视引起的黄斑区脉络膜萎缩可导致中心视力下降,包括黄斑出血、黄斑裂孔及漆裂纹样改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清晰显示病变层次,部分患者需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或激光干预。
3、后巩膜葡萄肿:
眼球后极部向后膨出形成局部扩张,可能压迫视神经或加重视网膜血管迂曲。眼底检查可见特征性后极部隆起,常伴随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灶,严重者需考虑后巩膜加固术。
4、视网膜劈裂:
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多发生于黄斑周边区域。患者可能出现视物变形或视力模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可见典型劈裂腔隙,部分病例需玻璃体腔注气治疗。
5、视神经萎缩:
长期眼轴增长导致视乳头倾斜及萎缩,表现为视盘颞侧弧形斑和视野缺损。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可评估神经传导功能,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以营养神经和改善微循环为主。
病理性近视患者应每半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日常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饮食注意补充富含叶黄素、玉米黄质的深色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适度进行乒乓球等调节眼球运动的锻炼,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出现突然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