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糖耐量检查是评估糖尿病风险的重要手段,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糖耐量检查通过测量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帮助早期发现糖代谢异常,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或妊娠期女性,糖耐量检查尤为重要。
1、糖耐量检查的意义。糖耐量检查能够识别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升高的潜在糖尿病患者,这种状态称为糖耐量受损IGT。IGT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及时干预可以延缓或避免发展为糖尿病。通过检查,医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方案,降低糖尿病风险。
2、高危人群的筛查。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遗传风险较高,建议定期检查。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患者也属于高危人群,糖耐量异常的可能性更大。妊娠期女性由于激素变化,容易出现妊娠糖尿病,糖耐量检查是孕期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
3、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糖耐量检查通常包括空腹血糖测试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饮用含75克葡萄糖的溶液后,分别在30分钟、1小时、2小时测量血糖水平。检查期间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以确保结果准确。
4、检查结果的解读。正常空腹血糖应低于6.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7.8 mmol/L。若空腹血糖在6.1-7.0 mmol/L之间,或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 mmol/L之间,可能提示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则可能诊断为糖尿病。医生会根据结果建议进一步检查或制定干预措施。
5、预防与干预措施。糖耐量受损者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降低糖尿病风险。饮食上减少精制糖和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全谷物、蔬菜和优质蛋白质的比例。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必要时,医生会开具二甲双胍等药物辅助治疗。
糖耐量检查是早期发现糖尿病风险的关键工具,尤其对于高危人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定期检查,结合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维护长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