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后可能导致肢体瘫痪。预防的关键在于接种疫苗和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1、遗传因素
小儿麻痹症并非遗传性疾病,但个体的免疫系统状态可能影响感染风险。某些基因变异可能使部分人群对病毒更易感,但这并非主要原因。
2、环境因素
病毒主要通过受污染的水源、食物或接触感染者的粪便传播。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更容易发生传播。拥挤的生活环境和不良的卫生习惯也会增加感染风险。
3、生理因素
婴幼儿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更容易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营养不良、慢性疾病或免疫缺陷可能进一步削弱身体对病毒的抵抗力。
4、外伤
外伤本身不会直接导致小儿麻痹症,但若伤口接触到病毒,可能增加感染风险。保持伤口清洁和避免接触污染源非常重要。
5、病理因素
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后,病毒可能侵入神经系统,导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受损,从而引发肌肉无力和瘫痪。病情轻重取决于病毒毒力和个体免疫反应。
预防与治疗
1、疫苗接种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方法。常见的疫苗包括口服减毒活疫苗(OPV)和注射灭活疫苗(IPV)。建议按照免疫规划完成接种。
2、卫生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饮用安全水源、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在流行地区,应特别注意环境卫生,避免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
3、支持治疗
对于已感染的患者,早期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包括物理治疗以维持肌肉功能、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呼吸支持治疗等。严重病例可能需要长期康复训练。
小儿麻痹症虽然罕见,但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严重后果。通过疫苗接种和卫生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该病。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