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空腹血糖5.6毫摩尔每升属于妊娠期糖尿病高危范围,需进一步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妊娠期血糖异常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加重、胎盘激素分泌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多饮多尿、反复外阴阴道感染等症状。
1、胰岛素抵抗加重妊娠中晚期胎盘分泌的雌激素、孕酮等激素会拮抗胰岛素作用,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孕妇需通过饮食控制减少精制糖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等,配合适量散步等有氧运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若饮食运动干预效果不佳,可遵医嘱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或地特胰岛素注射液等胰岛素类似物控制血糖。
2、胎盘激素分泌异常胎盘滋养细胞异常增殖可能导致人胎盘催乳素分泌过量,这种激素具有强效抗胰岛素作用。孕妇出现持续口渴、夜尿增多时,需监测全天血糖谱,必要时使用动态血糖仪评估血糖波动。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二甲双胍缓释片或格列本脲片等口服降糖药,但需严格评估胎儿安全性。
3、遗传易感性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更易出现糖代谢异常。建议孕前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孕早期开始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这类孕妇应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可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每日进食300克西蓝花、200克魔芋等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
4、体重增长过快孕中期每周体重增加超过0.5公斤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需要营养师指导制定个性化膳食方案,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同时控制总热量。体重指数超标的孕妇可进行水中瑜伽、孕妇操等低冲击运动,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5、潜在β细胞功能缺陷少数孕妇可能孕前已存在未确诊的胰岛功能减退。这类情况需通过C肽释放试验评估胰岛储备功能,可能需要更早启动胰岛素治疗。使用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时需特别注意预防低血糖,避免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发生。
孕妇确诊妊娠期糖尿病后应每日监测空腹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低于5.3毫摩尔每升,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6.7毫摩尔每升。饮食上采用少量多餐原则,将全天碳水化合物均匀分配至5-6餐,优先选择全谷物、豆类等复合碳水。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步行、游泳等,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发生。定期进行胎儿超声检查评估生长发育情况,产后6-12周需复查糖耐量试验明确血糖恢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