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护理主要包括伤口护理、药物管理、活动指导、饮食调整和定期复查五个方面。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每日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或出血,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术后24小时内可局部冰敷减轻肿胀,48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促进吸收。建议穿着宽松衣物,避免摩擦伤口。
2、药物管理:
术后需遵医嘱规范使用抗凝药物,常见药物包括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等新型口服抗凝药,或低分子肝素等注射制剂。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出血倾向。禁止擅自调整用药剂量。
3、活动指导:
术后24小时内需卧床休息,穿刺侧下肢保持伸直状态。24小时后可逐步进行床上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3天内避免剧烈运动,1周内禁止提重物。恢复期可进行散步、游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每日控制在30分钟内。
4、饮食调整:
术后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摄入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西兰花等绿叶蔬菜,维持凝血功能稳定。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促进伤口愈合。限制高脂高盐食物,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
5、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需复查超声检查滤器位置,3个月评估血栓溶解情况。长期随访中每6个月需进行CT静脉造影检查。出现下肢肿胀、胸痛、呼吸困难等疑似肺栓塞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滤器一般建议在医生评估血栓风险解除后6-12个月内取出。
术后恢复期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睡眠时适当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乘坐长途交通工具时穿着医用弹力袜。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波动。注意观察大小便颜色变化,出现血尿或黑便需及时就医。术后3个月内避免接受牙科治疗等有创操作,必要时需提前告知医生服用抗凝药物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