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26周空腹血糖5.7mmol/L可通过饮食调整、运动干预、血糖监测、心理调节、必要时药物干预等方式控制。妊娠期血糖升高通常与胰岛素抵抗加重、饮食结构失衡、体重增长过快、遗传因素、年龄偏大等原因有关。
1、饮食调整:
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每日分5-6餐进食,避免单次进食过量。合理搭配蛋白质与健康脂肪,如鱼类、坚果等。注意控制水果摄入量,避免高糖水果。
2、运动干预:
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游泳等。运动时间建议安排在餐后1小时,避免空腹运动。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能正常交谈为宜。需避免剧烈运动及可能造成腹部受压的动作。
3、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记录血糖波动情况。掌握血糖变化规律,及时发现异常。监测频率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通常需要每周2-3天进行全天血糖谱监测。注意监测方法的规范性,确保结果准确。
4、心理调节: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影响血糖控制。学习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增强自我管理信心。可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等方式缓解压力。家人应给予充分支持,共同参与血糖管理。
5、药物干预:
若生活方式调整后血糖仍不达标,需在医生指导下考虑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胰岛素类似物等,需严格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期间仍需配合饮食运动管理,定期复诊评估疗效。
妊娠期血糖管理需建立科学饮食计划,每日保证适量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变化。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多食用新鲜蔬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保持适度体重增长,整个孕期增重控制在10-12公斤为宜。出现头晕、心慌等低血糖症状时及时处理。定期产检,配合医生进行胎儿生长发育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