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占位通常指膀胱内异常生长的组织或肿块,可能由膀胱息肉、膀胱结石、膀胱炎、膀胱癌等疾病引起。膀胱占位的性质主要有良性病变、恶性肿瘤、炎症反应、结石嵌顿、先天性异常等。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良性病变膀胱息肉是最常见的良性占位,多由慢性炎症刺激或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导致。患者可能出现间歇性无痛血尿,膀胱镜检查可见带蒂的乳头状突起。体积较小的息肉可通过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术后需定期复查膀胱镜。
2、恶性肿瘤膀胱癌占膀胱占位的较大部分,尿路上皮癌最为多见。长期吸烟、接触化工染料是主要危险因素。典型表现为肉眼血尿伴尿频尿急,CT检查可见膀胱壁不规则增厚。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肌层浸润癌的标准治疗方案。
3、炎症反应腺性膀胱炎等慢性炎症可形成炎性假瘤,膀胱镜下呈天鹅绒样改变。患者常有长期尿路感染史,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治疗需控制感染后行膀胱灌注药物,严重者需电灼治疗。
4、结石嵌顿膀胱结石在超声下表现为强回声团块伴声影,可能嵌顿于膀胱颈或输尿管口。典型症状为排尿中断伴会阴部放射痛。小于2厘米的结石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较大结石需经尿道钬激光碎石。
5、先天性异常脐尿管囊肿等先天发育异常可表现为膀胱顶部囊性占位。多数患者无症状,合并感染时可出现下腹痛。确诊需依靠膀胱造影或MRI检查,无症状者无须治疗,反复感染者需手术切除。
发现膀胱占位后应完善尿脱落细胞学、膀胱镜及影像学检查。日常生活中需保持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避免憋尿及辛辣刺激饮食。吸烟者应立即戒烟,接触化工产品者需做好职业防护。术后患者应按医嘱定期复查膀胱镜,出现血尿症状及时就诊。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摄入,其含有的异硫氰酸盐可能具有防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