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麦粒肿可通过热敷、抗生素眼药水、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挤压脓包、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麦粒肿通常由细菌感染、睑板腺堵塞、免疫力低下、用眼卫生不良、反复揉眼等原因引起。
1、热敷用温热干净的毛巾敷在宝宝患处,温度控制在40度左右,每次持续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3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操作时需注意避免烫伤,热敷后及时擦干皮肤。若宝宝抗拒热敷,可在其睡眠时轻柔操作。
2、抗生素眼药水医生可能开具妥布霉素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氯霉素眼药水等抗生素药物。这些药物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使用前需清洁双手,轻轻下拉下眼睑滴入结膜囊,避免药瓶接触眼部。家长需严格遵医嘱控制用药频次。
3、保持眼部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或专用眼部清洁棉片轻柔擦拭眼睑边缘,清除分泌物和痂皮。清洁时从内眼角向外单向擦拭,不同眼睛需使用不同清洁棉片。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精的清洁产品,清洁后保持眼部干燥。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需同步注意乳房清洁。
4、避免挤压脓包麦粒肿成熟时可能出现黄色脓头,此时绝对禁止用手挤压。挤压可能导致感染扩散引发眼睑蜂窝织炎甚至颅内感染。可等待其自然破溃,或用无菌棉签轻拭渗出物。若脓肿持续增大,需立即就医进行专业切开引流。
5、及时就医若宝宝出现眼睑明显肿胀、发热、拒食或48小时内无改善,需及时就诊眼科。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脓液培养、血常规等检查,严重者可能需静脉抗生素治疗。反复发作的麦粒肿需排查糖尿病、免疫缺陷等基础疾病。
日常需注意宝宝手部清洁,定期修剪指甲避免划伤眼睑。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高糖高脂食物。为宝宝准备专用洗脸毛巾并每日煮沸消毒,避免与家人混用。室内保持适宜湿度,减少尘螨等过敏原。若宝宝有揉眼习惯,可佩戴棉质护手套。患病期间暂停游泳等可能污染眼部的活动,恢复后也需使用泳镜防护。观察宝宝是否伴有倒睫、结膜炎等问题,这些情况可能增加麦粒肿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