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壁穿孔性溃疡需通过胃镜检查、腹部CT、X线立位腹平片、血液检查及腹腔穿刺等五项核心检查确诊。
1、胃镜检查:
胃镜是诊断消化道溃疡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溃疡位置、大小及穿孔情况。检查时需注意后壁黏膜是否出现穿透性缺损,周围有无脓性渗出物。对于疑似穿孔者需谨慎操作避免加重损伤,检查后需禁食4小时。
2、腹部CT:
增强CT能清晰显示胃后壁与胰腺间的解剖关系,准确判断穿孔范围及周围组织受累程度。典型表现为胃后壁连续性中断、腹膜后间隙游离气体或积液。CT还可评估是否合并胰腺炎或脓肿形成。
3、X线立位腹平片:
约70%穿孔患者可见膈下游离气体,但后壁穿孔时气体可能局限于小网膜囊。需结合患者左侧卧位摄片提高检出率。该检查具有快速、经济的优势,适合急诊初步筛查。
4、血液检查: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C反应蛋白异常提示感染。血淀粉酶轻度增高需警惕胰腺受累。动态监测血红蛋白可评估是否出现腹膜后血管侵蚀出血。
5、腹腔穿刺:
对于疑似合并腹腔感染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抽取腹腔液体进行生化及细菌学检查。若抽出浑浊液体且淀粉酶升高,可确认消化液外漏。该检查对决定是否需急诊手术具有重要价值。
确诊后需严格禁食并胃肠减压,选择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恢复期建议采用低纤维、低脂的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软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日常需规律进食、控制情绪压力,溃疡愈合后仍需定期胃镜复查以防复发。出现剧烈腹痛或呕血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