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升高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药物治疗、定期监测等方式改善。血糖升高可能与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多饮、多尿、乏力等症状。
1、调整饮食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减少精制糖和高升糖指数食物的摄入,如白米饭、白面包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燕麦、糙米、绿叶蔬菜等,有助于延缓糖分吸收。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避免高脂肪食物。饮食应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2、增加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利用。避免久坐不动,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
3、控制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应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减轻体重,目标是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体重下降5%-10%即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避免快速减肥,每周减重0.5-1公斤为宜。定期测量腰围,男性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
4、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片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格列美脲片可刺激胰岛素分泌,阿卡波糖片可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达格列净片可促进葡萄糖排泄,胰岛素注射液可用于严重高血糖。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5、定期监测每天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记录血糖变化趋势。每3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了解长期血糖控制情况。定期检查眼底、肾功能、血脂等,早期发现并发症。出现头晕、心慌等低血糖症状时及时测血糖并处理。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学习糖尿病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出现持续高血糖或并发症症状时及时就医。家属应了解低血糖急救措施,如准备糖果或葡萄糖片。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