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盆后胎动可能出现频率减少、幅度减弱、位置下移等变化,主要与胎儿活动空间受限、胎位固定、宫缩压力增加等因素有关。
1. 频率减少胎儿入盆后头部固定于骨盆,活动范围缩小,胎动次数较之前减少约三成,但每小时仍应感知3次以上胎动。
2. 幅度减弱由于子宫下段空间狭窄,胎儿肢体伸展受限,踢打动作多转为局部蠕动感,力度明显减弱但仍有规律。
3. 位置下移胎动集中在下腹部及耻骨联合上方,孕妇可感受到膀胱压迫感,原上腹部的明显胎动基本消失。
4. 间歇性活跃部分胎儿在夜间或孕妇进食后出现短暂胎动增多,可能与生物钟节律或血糖水平变化有关。
建议每日固定时间监测胎动,若12小时内胎动少于10次或突然剧烈后停止,需立即就医排除胎儿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