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盐过多可能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高盐饮食会加速钙流失,长期可能影响骨密度。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离子通过肾脏排泄时会携带钙离子一同排出。当钠摄入量过高时,尿钙排泄量会明显增加。研究显示每排泄2300毫克钠会同时流失40-60毫克钙。长期高盐饮食可能导致钙负平衡,骨骼中的钙储备逐渐消耗,骨密度下降,最终增加骨质疏松概率。
对于存在基础骨量减少的人群,高盐饮食的危害更为显著。绝经后女性、老年人、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骨质疏松高危人群,肾脏保钙能力较弱,高钠饮食会进一步加剧钙流失。部分慢性肾病患者的钠排泄功能受损,更容易因高盐饮食导致钙代谢紊乱。
日常应注意控制食盐摄入量,成人每日不超过5克。多食用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钙食物,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建议定期检测骨密度,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或抗骨质疏松药物,如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