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后叶素主要用于治疗尿崩症、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和产后子宫出血等疾病。垂体后叶素是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类似物,具有收缩血管和促进水重吸收的作用。
1、治疗尿崩症垂体后叶素通过激活肾脏集合管上的V2受体,增加水通道蛋白表达,促进水分重吸收,减少尿液排出。尿崩症患者使用后可显著改善多尿、烦渴症状。临床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垂体后叶素和鞣酸加压素注射液。使用期间需监测血钠水平,防止水中毒。
2、控制消化道出血该药物通过收缩内脏血管床的平滑肌,降低门静脉压力,适用于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硝酸甘油联用可减轻冠状动脉收缩副作用。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变化。
3、促进子宫收缩垂体后叶素能强烈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用于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出血。其作用强于缩宫素,但可能引发血压升高。给药后需观察阴道出血量及生命体征,禁用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
4、辅助诊断用途在肾性尿崩症鉴别诊断中,通过比较用药前后尿渗透压变化,可区分中枢性与肾性尿崩症。该试验需在医生监督下进行,可能出现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
5、其他临床应用偶用于肠麻痹和腹部手术后腹胀,通过增强肠道平滑肌张力促进排气。还参与某些心肺复苏方案,利用其血管收缩效应提升血压。这些应用需严格评估风险获益比。
使用垂体后叶素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保持电解质平衡。出现胸痛、严重头痛或抽搐需立即就医。长期用药者需定期检查肾功能和心血管状况。孕妇、冠心病患者及癫痫病史者慎用,用药方案须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