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寻常痤疮、聚合性痤疮、暴发性痤疮、药物性痤疮、新生儿痤疮等类型。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或结节,严重时可形成囊肿或瘢痕。
1、寻常痤疮寻常痤疮是最常见的类型,多发生于青春期激素水平变化时。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及炎症反应有关。典型表现为面部、胸背部出现黑头粉刺、白头粉刺,可伴随红色炎性丘疹或脓疱。轻症可通过外用维A酸乳膏、过氧苯甲酰凝胶改善,中重度需联合口服多西环素片或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
2、聚合性痤疮聚合性痤疮属于重度痤疮,表现为深在性炎性结节、囊肿相互融合成片,好发于下颌、颈部和背部。皮损常伴随明显疼痛,愈后易遗留萎缩性或增生性瘢痕。发病与遗传易感性、雄激素水平异常升高相关。治疗需系统使用异维A酸软胶囊,顽固性囊肿可配合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
3、暴发性痤疮暴发性痤疮起病急骤,以发热、关节痛等全身症状伴随多发性炎性结节囊肿为特征。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可能与免疫异常反应有关。皮损迅速溃破形成溃疡,愈合后遗留明显瘢痕。需短期系统应用泼尼松片控制炎症,联合米诺环素胶囊抗感染,必要时行脓肿切开引流。
4、药物性痤疮药物性痤疮由糖皮质激素、雄激素制剂等药物诱发,表现为密集分布的红色毛囊性丘疹,好发于躯干和上肢。常见于长期使用泼尼松片或睾酮制剂的患者。停药后皮损多可自行消退,顽固者可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联合红霉素软膏抗炎治疗。
5、新生儿痤疮新生儿痤疮与母体雄激素通过胎盘刺激皮脂腺增生有关,出生后2-3周出现面颊部针尖大小丘疹或脓疱。多数病例在数月内自愈,无须特殊处理。若持续加重可短期外用弱效激素如地奈德乳膏,避免使用成人痤疮药物。
痤疮患者需保持低糖低脂饮食,避免挤压皮损导致感染或瘢痕形成。日常选择温和洁面产品清洁皮肤,油性化妆品可能加重毛孔堵塞。炎性痤疮消退后可能遗留色素沉着,需严格防晒并使用含烟酰胺的护肤品。中重度痤疮或反复发作者建议定期至皮肤科复诊,根据皮损变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