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不出大便可能与便秘、肠梗阻、肠易激综合征、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有关,早期表现为排便困难,进展期可能出现腹胀腹痛,终末期可能引发肠穿孔。
1、便秘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或水分不足导致粪便干结,表现为排便费力、次数减少。可通过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渗透性泻剂改善。
2、肠梗阻肠道机械性阻塞或动力障碍导致内容物通过受阻,常伴随呕吐、停止排气。可能与肠粘连、肿瘤等因素有关,需禁食并采用甘油灌肠剂缓解,严重者需手术解除梗阻。
3、肠易激综合征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排便异常,便秘型患者会出现排便间隔延长。与精神压力、内脏高敏感性相关,可使用匹维溴铵片调节蠕动,配合益生菌制剂改善菌群。
4、先天性巨结肠肠道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的顽固性便秘,婴幼儿期即出现症状。需通过直肠活检确诊,采用开塞露辅助排便,部分患者需行肠造瘘手术。
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适当食用火龙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养成定时排便习惯,症状持续超过3天应及时消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