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栓症会增加孕妇发生血栓栓塞、流产、胎儿生长受限等风险,需通过抗凝治疗和严密监测进行干预。易栓症对妊娠的影响主要有胎盘血流障碍、深静脉血栓形成、子痫前期风险、早产概率升高、围产期死亡率增加等。
1、胎盘血流障碍易栓症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可能引发胎盘微血栓形成,影响母胎间物质交换。胎盘灌注不足可表现为胎动减少、超声多普勒血流异常,严重时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孕妇需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改善循环。
2、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期生理性高凝状态叠加易栓症会使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显著增加。常见症状为单侧下肢肿胀疼痛,可能进展为肺栓塞。建议穿戴医用弹力袜,避免长时间卧床,抗凝药物如那屈肝素钙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子痫前期风险胎盘缺血缺氧可能诱发妊娠高血压疾病,表现为血压升高、蛋白尿和全身水肿。易栓症孕妇应每周监测血压和尿蛋白,补充钙剂可能有一定预防作用。出现头痛视力模糊等先兆症状需立即就医。
4、早产概率升高胎盘功能不全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或提前发动宫缩。孕中晚期需加强宫颈长度监测,出现规律宫缩时及时抑制。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治疗应在医生评估后实施。
5、围产期死亡率增加严重胎盘功能不全可能导致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风险也相应增高。建议孕32周后每周进行胎心监护,发现异常及时终止妊娠。分娩时应配备新生儿复苏团队。
易栓症孕妇需保持适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高脂饮食增加血液粘稠度。建议多食用深海鱼类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限制腌制食品摄入。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睡眠时抬高下肢。所有抗凝治疗须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出现下肢疼痛或突发呼吸困难需立即急诊处理。产后仍需继续抗凝治疗6周以上,哺乳期用药需选择安全性高的抗凝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