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孔里长疙瘩可能由毛囊炎、鼻前庭炎、皮脂腺囊肿或鼻息肉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或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
1. 毛囊炎毛囊炎多因细菌感染导致,表现为红肿疼痛的小疙瘩。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外用药,配合热敷促进炎症消退。
2. 鼻前庭炎鼻前庭炎常由挖鼻或过敏引发,伴随灼热感和结痂。建议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涂抹金霉素眼膏,严重时需口服头孢克洛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3. 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堵塞形成无痛硬结,若继发感染需切开引流。未感染时可观察,反复发作需手术完整切除囊肿壁,避免使用挤压等刺激操作。
4. 鼻息肉鼻息肉多与慢性炎症相关,导致持续鼻塞和嗅觉减退。初期可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控制,较大息肉需行鼻内镜下切除术。
保持鼻腔清洁湿润,避免频繁挖鼻或接触过敏原。若疙瘩持续增大、出血或影响呼吸,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