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儿童发生肺炎的病原体主要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腺病毒等。儿童肺炎的病原体感染与年龄、免疫状态、季节等因素相关,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1、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是儿童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可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后可能出现高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注射用青霉素钠等抗生素。家长需注意患儿体温变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易引发中耳炎并发肺炎。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喘息、胸痛等。临床常用头孢呋辛酯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进行治疗。家长应避免带患儿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3、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冬季高发。患儿常见鼻塞、喘鸣、喂养困难等表现。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可雾化吸入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缓解症状。家长需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适当抬高床头。
4、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于学龄期儿童,起病缓慢,表现为顽固性干咳、低热。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克拉霉素颗粒。患儿病程较长,家长应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肺部负担。5、腺病毒
腺病毒肺炎常见于6个月至2岁儿童,可导致高热持续不退、结膜炎等症状。临床主要采用干扰素α2b喷雾剂等支持治疗。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出现嗜睡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
预防儿童肺炎需按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Hib疫苗等计划免疫疫苗,流行季节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A、D有助于增强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居室湿度维持在50%-60%,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患儿恢复期应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避免受凉诱发反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