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通常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者需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对于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指南推荐将血压长期稳定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这一标准适用于无并发症的普通中青年患者,控制在此范围内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若患者耐受性良好且年龄小于65岁,可考虑进一步降至130/80毫米汞柱。针对合并2型糖尿病、蛋白尿性肾病或冠心病等靶器官损害的高危人群,国际多项研究证实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能更好保护肾功能并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老年患者需根据身体状况个体化调整,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可适当放宽至150/90毫米汞柱,但合并颈动脉狭窄者需谨慎降压。
建议定期监测晨起和睡前血压,选择长效降压药物维持24小时平稳控制。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若出现头晕目眩或血压波动超过20毫米汞柱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