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变化会影响植物的性质,主要体现在生长周期、生理功能和化学成分等方面。
春季气温回升、光照增强,植物进入活跃生长期,此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作用效率提升,茎秆细胞分裂加速。部分植物如蒲公英会在春季积累更多黄酮类化合物,蒲公英根中的菊糖含量也达到高峰。夏季高温环境下,许多植物会通过增厚角质层、缩小气孔开度来减少水分蒸发,薄荷等芳香植物中的挥发油含量在此时达到峰值。秋季日照时间缩短触发落叶植物启动衰老程序,叶片中的叶绿素逐渐分解,类胡萝卜素显现使叶片变黄,枫树等植物开始大量合成花青素使叶片变红。冬季低温促使部分植物进入休眠状态,根系停止吸收养分,但人参等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皂苷含量在冬季休眠期反而显著积累。
针对季节变化对植物的影响,建议在采收药用植物时遵循时节规律,如春季采摘茵陈蒿嫩叶、夏季收割艾草、秋季采集银杏叶、冬季挖掘何首乌块根。园艺种植需根据季节调整养护措施,春季注意补充氮肥促进枝叶生长,夏季加强遮阳和灌溉,秋季增施磷钾肥提高抗寒性,冬季对不耐寒植物采取保温措施。食用季节性蔬菜水果可获取更丰富的营养素,如春季香椿芽含较高维生素C,夏季西瓜富含瓜氨酸,秋季柿子含大量胡萝卜素,冬季萝卜淀粉酶活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