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皮肤病可通过外用抗生素、口服抗生素、局部消毒护理、光疗等方式治疗。细菌性皮肤病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
1、外用抗生素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外用制剂可直接作用于皮肤感染部位。适用于浅表性脓疱疮、毛囊炎等局限性感染。
2、口服抗生素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多西环素等系统用药适用于疖肿、蜂窝织炎等深部感染。用药前需进行药敏试验,疗程通常持续7-14天。
3、局部消毒护理使用碘伏、氯己定等消毒剂清洁创面,配合无菌敷料覆盖。保持患处干燥清洁有助于控制感染扩散,促进创面愈合。
4、光疗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可抑制细菌增殖,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感染。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规范操作,避免过度照射导致皮肤损伤。
治疗期间应避免搔抓患处,衣物选择纯棉透气材质,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以促进皮肤修复。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