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哮喘可能发作,但发作概率通常低于春秋季。哮喘发作与气温变化、空气湿度、过敏原暴露等因素相关,夏季相对稳定的气候可能减少发作频率,但高温高湿环境仍可能诱发症状。
夏季哮喘发作多与空调使用相关。空调房内干燥冷空气可直接刺激气道,冷热交替易引发支气管痉挛。空调滤网积攒的尘螨、霉菌等过敏原随冷风扩散,可能诱发过敏性哮喘。室内外温差超过7摄氏度时,气道反应性增高风险明显增加。游泳场馆消毒剂氯胺挥发、夏季花粉浓度升高等也是常见诱因。建议定期清洗空调滤网,避免温度设置过低,外出时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
部分患者夏季症状反而减轻。温暖空气有助于支气管扩张,紫外线促进维生素D合成可能改善免疫功能,雨季空气净化作用降低颗粒物浓度。但台风前低气压环境可能加重呼吸困难,雷暴天气导致花粉颗粒爆裂形成超微颗粒,可深入肺部诱发严重发作。此类患者仍需随身携带沙丁胺醇气雾剂等急救药物。
哮喘患者夏季需注意环境控制与药物管理。除避免已知诱因外,应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遵医嘱调整控制类药物剂量。使用峰流速仪监测气道状态,记录症状日记有助于识别个体化诱因。饮食上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有助于减轻气道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