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前需完成肠道准备、饮食调整、药物管理,检查后需观察身体反应并调整饮食。主要有禁食要求、清肠准备、药物暂停、检查后护理、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
1、禁食要求检查前8-12小时需完全禁食固体食物,前4小时禁水。肠道准备期间仅可饮用透明液体如清水、淡糖水或无渣果汁。禁食有助于减少肠道内容物干扰视野,避免检查中呕吐导致误吸。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变化,低血糖时可含服少量冰糖。
2、清肠准备需按医嘱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等清肠剂,通常分次服用2000-3000毫升溶液直至排出清水样便。清肠不彻底可能导致息肉漏诊,服药后需走动促进肠蠕动。部分人群可能出现恶心、腹胀等反应,可减慢服用速度或加热溶液。
3、药物暂停抗凝药如华法林需提前5-7天停用,降糖药检查当日暂停,降压药可少量水送服。长期用药者需经医生评估调整方案,避免检查中出血或低血糖风险。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是否停用需根据病情决定。
4、检查后护理术后2小时可进食流质,24小时内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取活检或切除息肉后可能出现轻微腹痛或血便,需观察是否持续加重。麻醉恢复期间禁止驾车或签署文件,建议家属陪同返家。出现剧烈腹痛、发热或大量出血需立即就医。
5、特殊人群注意孕妇非必要不进行肠镜,老年人需评估心肺功能,儿童多需全身麻醉。炎症性肠病急性期避免检查,肠梗阻患者禁用清肠剂。心脏起搏器携带者需提前告知医生,可能需调整设备参数。
肠镜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可适量饮用温水补充体液。饮食应从米汤、藕粉等流质逐步过渡到稀粥、面条,2-3天后恢复普通饮食。术后出现腹胀可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排气,避免摄入豆类、牛奶等产气食物。建议记录排便情况,复查时向医生反馈肠道恢复状态。长期服用益生菌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