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细菌性肠炎多数属于轻中度感染,严重程度与病原体类型、患儿免疫状态及治疗时机有关,常见表现有腹泻、发热、腹痛,极少数可能引发脱水或败血症。
1、病原体差异志贺菌、沙门菌等常见致病菌引起的肠炎通常病程较短,而产毒性大肠杆菌可能导致严重水样泻。家长需及时留取粪便标本送检。
2、免疫状态影响营养不良或免疫力低下患儿可能出现持续高热、血便等重症表现。建议家长监测体温变化,观察精神状态。
3、并发症风险严重病例可能并发肠穿孔或溶血尿毒综合征,表现为剧烈腹痛、少尿。此时需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和肾功能检查。
4、治疗反应早期规范使用头孢克肟、阿奇霉素等抗生素可显著改善预后。家长需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避免自行停药。
患病期间给予口服补液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暂停高糖高脂饮食,恢复期逐步添加易消化的米粥、蒸苹果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