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通过特定手法刺激穴位和经络,主要具有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功能、缓解呼吸道症状、促进生长发育等作用,适用于感冒、积食、夜啼等常见儿科问题。
1、增强免疫力通过捏脊、揉足三里等手法刺激免疫相关穴位,帮助调节小儿正气。临床观察发现规律推拿可减少呼吸道感染概率,建议家长每周进行2-3次保健推拿。
2、改善消化功能摩腹、揉板门等手法能促进胃肠蠕动,缓解积食、便秘等症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配合顺时针腹部按摩效果更显著,家长需注意喂养后1小时再进行操作。
3、缓解呼吸道症状开天门、推坎宫等手法可宣通肺气,辅助治疗感冒咳嗽。研究显示推拿能缩短病程,但急性支气管炎等严重感染仍需及时就医配合药物治疗。
4、促进生长发育补肾经、推五经等手法可调节内分泌,对发育迟缓患儿有辅助作用。建议家长选择专业机构进行系统调理,避免自行操作力度不当。
小儿推拿需由专业人员操作,急性感染期、皮肤破损时禁用。日常可配合山药粥等健脾食物,避免空腹或过饱时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