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固定制动、疼痛管理、功能锻炼和营养支持。骨折后需通过专业医疗手段稳定患处,同时结合生活干预促进康复。
1、固定制动使用石膏、支具或外固定器维持骨折端稳定,避免患肢负重或移动,防止二次损伤。上肢骨折可用三角巾悬吊,下肢骨折需拄拐辅助行走。
2、疼痛管理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塞来昔布等镇痛,配合冰敷缓解肿胀。慢性疼痛可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等物理疗法。
3、功能锻炼拆除固定装置后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如踝泵运动、握力练习等。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应从伤后早期开始,防止废用性萎缩。
4、营养支持每日补充足量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摄入牛奶、鱼肉及深色蔬菜。钙质摄入量建议达到1000-1200mg/日,必要时补充碳酸钙或柠檬酸钙制剂。
康复期间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愈合进度,保持患肢皮肤清洁干燥,发现固定物松动或异常疼痛需及时就医。